您好,欢迎访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官方网站!

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 International Neuroscience Institute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eases

科室动态

第14届宣武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会议—暨全国老年消化道出血防控联盟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1-12-25 14:54:12
字号:
浏览次数:

图片17.jpg

12月25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消化科承办的第14届宣武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会议—暨全国老年消化道出血防控联盟学术会议在北京宣武医院科技会堂成功举办。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全程同步线上直播。

图片19.jpg

会议首先由全国老年消化道出血防控联盟主席、大会主席张玫教授致开幕辞。张玫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宣武医院消化科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14年举办此项学术会议,并将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作为主要学科发展方向之一,长期致力于老年消化疾病的临床研究、培训及宣传工作,提升老年消化疾病的综合诊疗水平,成果显著。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的背景下,做好老龄工作,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健康是我们作为医者的责任,自2017年消化科牵头成立了《全国老年消化道出血(NSAIDs)防控联盟》,致力于在国内推广老年NSAIDs药物所致消化道出血防治理念,经过多年努力,联盟已构建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互促互进、人才培养、科研协作的学术平台,今后我科将坚持以老年消化为核心特色的学科发展方向,力争在这一领域取得更为丰硕的学术成果,并为广大患者作出更突出的贡献。

张玫教授宣布会议开幕后,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前任主委杨云生教授、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会长刘玉兰教授分别致辞。杨云生教授表示,张玫教授一直带领她的团队坚持举办老年消化疾病诊治新进展学术会议,为我们搭建学习疾病诊治进展、互相交流的平台,预祝大会举办圆满成功。接下来,由刘玉兰教授发言,她表示虽然北京的冬天非常寒冷,但是大家学习、交流的热情不减,在过去的14年里,论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感谢张玫教授团队在老年消化领域做出的贡献,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消化病学及老年医学领域专家担任讲者嘉宾,围绕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内容包含老年消化动力性疾病、IBD诊治、老年人消化道出血、重症急性胰腺炎、老年内镜介入治疗等学术内容,为各位医学同仁提供了一场学术盛宴。

第一时段会议由宣武医院汤哲教授、北京天坛医院徐有青教授、解放军总医院万军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教授,通过对肠道科学的发展轨迹的回顾、对肠—脑科学的详细阐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以往我们对于肠道的认知可能仅仅停留在消化道层面,但实际上,肠道与大脑有着神奇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肠道微生态的发现,让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对自闭症、阿尔兹海默症等大脑相关的疾病进行治疗。肠道微生态就像是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脑科学、心理学的大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玉兰教授进行了生物制剂时代老年IBD治疗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刘玉兰教授指出目前老年IBD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老年IBD的发病特点及诊治与普通人群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最后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新型生物制剂在老年IBD治疗中的作用。

张玫教授通过回顾宣武医院15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数据,提示老年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重,多伴有器官功能衰竭、临床症状体征的表现不典型,辅助检查指标变化不明显等特点,导致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高。我们应全面掌握老年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达到早期诊断、准确评估、针对两个死亡高峰期早治疗,最终达到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最后为我们介绍了药理营养素在老年人急性胰腺炎营养策略中的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建湘教授为我们讲解了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相关内容。从反流性食管炎的进展、易复发、临床治疗需求未被满足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

第二时段会议由北京地坛医院李坪教授、中日友好医院杜时雨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丁士刚教授主持。

友谊医院李鹏教授,为我们介绍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风险监测,强调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并指出内镜对于发现早癌的重要性,同时对内镜下切除的要领进行详尽的讲解。通过取活检病理对癌变的风险进行分级评估,以做到定期随访,积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风险进行监测。

宣武医院汤哲教授以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汤哲教授在讲座中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医疗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老年医学也随之不断发展与变革。他引用了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详细分析了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方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晶桐教授,介绍了老年人群肠道菌群变化,肠道菌群影响衰老的机制,调整肠道菌群的临床意义及干预方式。她强调肠道微生物被称为“第二基因库”。受多种因素影响,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在老年人群中,肠道菌群主要通过氧化应激、免疫衰老、炎性衰老、代谢产物等方式影响衰老的进展。所以可以想象,通过干预肠道菌群可能是抗衰老、延长寿命的潜在靶点。

宣武医院张玫教授回顾了NSAIDs的发展史并介绍了其应用现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老年NSAIDs相关消化道出血基础及临床的相关问题,张教授提出,我们应该重视在出血后恢复使用NSAIDs药物的问题,并强调出血停止后,应尽早按照指南恢复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

第三时段会议由友谊医院吴静教授、北京安贞医院张杰教授、北京武警总医刘海峰教授主持。

北京医院消化科许乐教授为大家带来了“老年人炎症性肠病诊断及治疗面临的挑战”的报告。他指出,在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当中,约25%~30%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针对基础病复杂、合并症多发的老年患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临床医生需要提高重视的方面。

北京军区总医院韩英教授,介绍了急性结肠憩室炎的临床实践。围绕着结肠憩室病危险因素及其并发症、复杂性急性憩室炎评估分期分级、早期评估的重要性、治疗上抗生素的应用、手术治疗进行个体化决定、发病6周后结肠检查的必要性等常见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毛高平教授,为我们讲解了老年人小肠出血的临床诊治。对小肠出血的定义、主要病因、临床判断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对各种诊断方法(胶囊内镜、气囊辅助小肠镜、血管造影、术中内镜)的优缺点进行了一一对比。随后讲述了一例小肠出血的典型病例,通过一步步完善检查,最终明确诊断,给予治疗。带大家完整体验了小肠出血诊疗的全过程。

友谊医院吴咏冬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IBS-C的诊疗。他强调IBS-C的诊断本身并不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应以症状来作为诊断的基础,目前推荐罗马IV共识作为诊断标准。最后介绍了GCC激动剂在治疗缓解IBS-C症状上的作用。

第四场由北京密云区医院刘中亮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张川教授、北京友谊医院吴咏冬教授主持。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崔立红教授从6个方面总结了老年人的肠道准备策略。优化患者宣教,让患者知晓肠道准备的目的和重要性;检查前24h低纤维饮食是充分肠道准备的前提;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合并症来综合考虑将要给予的泻药;分剂量及同天疗法具有更高的清洁度和依从性;肠道准备结束时间至肠镜检查的最佳间隔时间为3-6h;肠道清洁评价应贯穿肠镜检查始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贵齐教授,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衰老?如何科学理性的面对衰老与肿瘤?分别从生物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分析了衰老与肿瘤的关系。强调健康不是不得病,健康不是长生不老。衰老与肿瘤是一种客观世界发展新陈代谢的一种自然现象,我们不应该恐慌、不应该焦虑,要乐观的、积极的看待死亡。

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授,为我们介绍了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进展。从流行病学、分型、发病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强调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检出率明显增加,应重视胃底胃体部息肉的活检。同时临床出现不明原因贫血时,应除外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的可能,胃镜检查应注意观察胃底体部粘膜。自身免疫萎缩性胃炎与I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关系密切,应提高认识,及时确诊,规范治疗。

李景南教授随后又从便潜血定量,大便基因检测,问卷调查筛查三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策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更准确地筛查出结直肠息肉,进而更早的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早诊早治的目的。

张玫教授最后进行了会议总结致辞,参会专家及各位学员合影留念。此次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加深了大家对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同时也让每一位参会的学员掌握了老年消化领域新的前沿知识。全体参会专家和同道在本次会议中博采学术,增进了交流,携手推进老年医学事业发展!